大象新闻记者 张晚璐 通讯员 薛山
近来,鹤壁市淇滨区泰山路街道积极探索适应城市特点的组织体系,健全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的各项制度,不断提高基层治理水平,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。
推动组织跨领域融合,建强“红色堡垒”。街道创新推行“社区党委→小区党总支→网格党支部→楼栋党小组→党员中心户”的五级微网格模式,实现由社区书记、小区党总支书记、社区党支部委员担任社区党委成员,由小区党支部书记、委员担任小区党总支成员,由党小组成员担任小区党支部成员、党员中心户实现党员联户,实现党组织的全面覆盖和有效领导。同时,实现以小区党总支书记与业委会主任交叉任职,小区党支部书记、委员等兼任小区业委会委员,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与小区支部委员交叉任职等形式,发动业主委员会、小区物业和热心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,形成纵向到底、横向到边,互联互动,融合共进的区域化大党建格局,为推动基层治理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。
统筹骨干一盘棋流动,培育“社区雏雁”。建立社区雏雁后备力量管理信息库,街道能够系统化、动态化管理基层治理人才,确保后备力量储备充足、结构合理,强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,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责任感。建立街道银发人才库,充分了解掌握辖区工作积极性高、工作热性高的离退休干部底数,建立银发人才队伍,积极组织“银发人才”在理论宣讲、基层治理、生态文明等方面聚合力、展风采、做贡献。成立“五星”志愿服务团队30支,开展环境卫生、经营秩序、水域安全、防骗防诈、矛盾化解、文化活动等,锻造对党忠诚、素质过硬、堪当时代重任的“硬核”基层高效能治理骨干队伍。
推行“1+1+1”同责机制,激活“红色细胞”。街道推行“1+1+1”机制,实行科级干部、分包社区科室长和社区书记工作捆绑、责任捆绑、奖惩捆绑,全面压实责任,实行一体化作战,积极探索以共享资源为特征、体现党员主体意识,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,提升党员综合素质,激活“红色细胞”。
布局党建治理网格覆盖,精细“红色网格”。街道结合党员分布实际,全面建立了网格党组织,将辖区45个小区766栋楼2128个单元和公共区域,细化为221个微网格,由街道194名干部职工担任微网格长,带领辖区党员志愿者1157人,按照就近划分、多点覆盖的原则,填充到各个网格中,进一步夯实网格治理力量,同时划分网格田,责任到人,在网格中建立示范岗、先锋岗、明确履职清单等方式,做到各项工作即时上报、即时反馈、即时解决。
下延公共便民服务资源,构画“红色风景”。街道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,推动便民服务常态化、品牌化,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,带领社区居民构画“红色风景”。牟山社区“你好,在家吗”党建项目,把党的力量落实到服务群众一线,组织广大党员主动走进家、亮身份、办实事,服务群众“零距离”;广场社区以“党群共建、单位共建、社企共建”为载体,依托网格化管理模式,积极扩大党建“朋友圈”,充分调动群团组织、企事业单位、联建单位等各方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,有效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有机融合,实现联系群众零距离、服务群众全天候,推动社区基层治理创新发展。截止目前,社区工作人员共入户470余户,收集问题35件、解决问题35件、不断提升小区居民生活的舒适度和满意度。